园区案例 |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老桩新能源

2025-05-25

图片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全球气候危机日益严峻、中国“双碳”战略纵深推进的时代浪潮下,绿色低碳转型已然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作为安徽省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池州经开区”)主动对标国家战略部署,以“领跑者”姿态锚定零碳发展新赛道,全力开启省级零碳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新篇章。

一、绿色转型:传统产业焕发新动能

池州经开区地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区域,近年来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逐步形成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集群。然而,传统产业能耗较高、碳排放压力大等问题逐渐显现。为此,池州经开区以“一企一策”为抓手,对6家重点高耗能企业展开深度“体检”,量身定制节能降碳方案。数据显示,通过淘汰落后设备191台(套)、升级生产工艺流程,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1800吨。

“过去总认为节能改造会增加成本,但实际测算发现,设备更新后的能效提升直接降低了生产成本。”园区一家参与改造的企业负责人坦言。这种“降碳即增效”的实践,正在改变企业对绿色转型的认知。目前,园区已积极推动企业加大投入用于低碳技术改造,并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引导更多企业主动加入转型行列。

二、数智赋能:产业升级插上“智慧翅膀”

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园区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为15家企业提供免费数字化诊断服务,覆盖半导体、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诊断团队通过物联网设备采集生产数据,结合AI算法分析能耗瓶颈,为企业制定个性化升级方案。目前,池州华宇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百强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钜芯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获批省级数字化典型示范项目,安徽英诺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获批省级数字化车间。

此外,园区还创新推出“两新”政策绿色审批通道,助力企业快速获取资金支持。截至目前,9个“两新”政策已进入申报流程,预计可争取专项资金1.26亿元,为技术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三、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新生活

走进池州经开区,连片厂房屋顶上熠熠生辉的光伏板成为一道新风景。园区全面放开光伏准入后,企业投资清洁能源的热情高涨。截至目前,新备案光伏项目总规模突破60兆瓦,覆盖屋顶面积超50万平方米。与此同时,园区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成充电桩超100个,构建全域覆盖的充电网络。

在5G、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赋能下,池州经开区携手明生清洁能源,共同构建全域能源管理“智慧网络”。通过部署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调控园区内的能源使用情况,以数字化手段推动能源利用效率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园区同步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将发电、电网、用电和储能深度融合,构建协同联动的能源生态体系。

“零碳园区不是零排放,而是通过系统创新实现发展与减排的动态平衡。”池州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省级零碳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跃。未来,池州经开区将深化跨区域碳市场合作,探索跨园区绿电交易、创新碳普惠机制,力争为全国工业园区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池州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