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车企倒向中国电池企业

高老桩新能源

2025-04-29

一向高傲的日本车企,在电动化进程上正寻求与更多中国电池企业的合作。

近日,本田汽车表示,将与宁德时代开发电动化平台和磷酸铁锂电池,并将其合作研发的电池搭载上车;422日,日本车企龙头丰田汽车则与上海市签署合作协议,将其独资设立的雷克萨斯纯电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落地金山区;更早之前,丰田汽车则是通过其合资平台——广汽丰田,推出了面向本土化的首台纯电SUV——铂智3X

可以看出,今年以来,不论是与国内电池企业的合作进度,还是在供应链、人才上的筛选上,日本汽车已经越来越向中国靠齐。

对比此前日本车企对于电动化的不屑态度,随着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成功,以及磷酸铁锂技术,从国内走向全球,日本车企也正软化其对于电动汽车的态度。

在今年2月,对于电动汽车转型,丰田汽车提到,以往丰田是将全球车型拿到中国进行改良,但是今后丰田希望能够有更多首次从中国市场诞生的丰田车型。

日本越来越靠向中国锂电供应链,其背后也与其电动化技术的滞后有关。

尽管作为锂电技术的奠基者,但是在推进产业化进程上,日本进行的并不快。在本国市场,日本纯电汽车渗透率不足5%,这一水平已经低于欧洲和美国的平均水平。

对于电动化,日本本土车企一直保持怀疑的态度。不仅因为作为国民支柱产业,传统汽车市场的革新对其就业、技术、人才均造成冲击,而在供应链建设上,也需要耗费巨资。

日本电动化技术的滞后,从其主要电池企业在全球的装机占比同样可以看出。作为唯一上榜全球动力电池装机Top10的日本企业,松下在全球的市占率逐年下滑。今年1-2月,松下全球动力电池装机市占相比去年同期下滑1.6个百分点,跌至3.9%,而中国电池企业在全球动力电池的装机市场份额则进一步扩大。

一直以来,中国车企被视为外界的模仿者和追随者。但是近年来,在国内全面电动化的浪潮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正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越来越多海外车企寻求与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合作表明,在产业格局上,海内外的攻守之势正发生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