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宁德时代在智能驾驶领域动作频频,其在该领域的合作版图正悄然扩大。
宁德时代近期宣布与蚂蚁集团、哈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绿色智能出行、数字科技等四大方向。
其中,智能驾驶及相关的新能源出行服务平台建设、电池后市场服务被列为合作重点,后续将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等形式加速商业化落地。
此举之前,宁德时代已于2月下旬同百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合作的核心同样指向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和数智化在工业场景的应用。
对于宁德时代来说,智能化首先是其制造体系的基础。公司曾介绍,其生产线通过广泛部署数字化质量控制点,已将电池单体的潜在失效率控制在极低水平。
同时,宁德时代认为,高级智能驾驶对车辆电池的可靠性提出严苛要求,需要冗余供电设计,这为电池企业提供了新的技术结合点。该公司判断,智能驾驶的普及有望扩大电动汽车的应用范围,从而对市场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这些密集的跨界合作,还共同指向宁德时代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一项底层技术布局——其近年来持续投入研发的“滑板底盘”。
进入底盘领域,被宁德时代视为电池技术发展的逻辑延伸。
随着电池化学能量密度提升趋缓,通过系统集成来优化性能和效率成为关键路径。从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CTP),再到探索电芯与底盘集成(CTC)的技术方向,促使该公司直接涉足底盘的研发与制造。
其推出的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关键特征在于实现了车身与底盘的分离设计,并将电池、电机、电控以及悬架、转向、制动等核心部件整合在底盘平台之上。
该平台通过自研的智能域控制器(SICC)进行统一的数字化管理与控制,使其本身具备智能化特性,为实现“软件定义汽车”提供了硬件基础。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快速响应特性,使其在搭载自动驾驶等智能系统方面具备优势。宁德时代在电池技术和能源管理方面的积累,则有助于满足这些系统带来的额外能量需求。
为进一步验证和优化其底盘技术,宁德时代在今年1月宣布与智脑竞速基金会合作,支持一项AI自动驾驶赛车赛事。
此举意图在于:利用赛道的极限工况作为测试平台。赛事环境能够产生在常规道路测试中难以获得的车辆动态极限数据。
这些实测数据预计将用于改进底盘控制软件、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和稳定性。最终目标是增强其滑板底盘承载未来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的能力。
更长远来看,宁德时代曾公开表达过围绕滑板底盘构建开放生态的设想。通过共享技术接口、底盘模型及赛事数据,意在降低其他整车厂或科技公司进入智能驾驶领域的门槛,以期缓解行业内数据分散、重复投入的问题,促进相关基础技术的共同发展。
由此可见,宁德时代的策略并非直接参与开发自动驾驶的“决策大脑”,而是选择了一条差异化道路:
专注于打造和优化一个高度集成的智能化“车辆平台”(即滑板底盘),并探索获取极限工况数据的途径。
通过这种方式,宁德时代试图将自身定位为智能驾驶时代关键的硬件平台供应商和数据贡献者,在产业链中占据独特位置。
而其与百度、蚂蚁等科技公司的合作,则可视为在这一硬件平台基础上,共同探索上层应用与服务生态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