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电车资源/绿色重卡主办、比亚迪商用车独家冠名的“2025第四届中国新能源重卡产业大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新能源重卡产业链上下游的众多企业代表、专家学者以及业内精英,共同探讨新能源重卡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
会议现场,电车资源行业研究院名誉顾问常卫先生发表以《电动重卡运营中新现象——车/站配合度的交集解析》为主题的演讲。他深入剖析了当前电动重卡运营中出现的新现象,从电动重卡与充电站之间的协同关系入手,详细阐述了车与站之间的配合度如何影响电动重卡的运营效率与成本,并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在现场与嘉宾们分享。


电卡运营科普专栏
日前,绿色重卡与常卫先生进行深度合作,在“绿色重卡”视频号推出“电卡运营科普专栏”,该专栏旨在将其6年以来的电动重卡运营实践经验,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呈现,帮助大家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电动重卡运营。
专栏内容涵盖电卡运营基本概念、充/换电车型之分、运营效率提升等多个维度,通过常卫先生的亲身经历和独到见解,为从业者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参考依据。(关注“绿色重卡”视频号即可查看相关视频内容。)

同时,该专栏也成为业内人士交流经验、分享心得的平台。在评论区,大家纷纷留言,针对电动重卡运营中的痛点问题展开热烈交流。
在本次大会上,常卫针对评论区的高频问题进行了统一解答,并分享自己在实际运营中的应对策略。这些解答不仅让与会者受益匪浅,也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电动重卡运营的理解。


充电站与运输公司的共生关系
在针对电动重卡电耗的问题上,常卫特地强调,不仅需要计算每公里电耗参数,还要算上整车热管理、整车空调耗电以及充电时的损耗,才能更准确地进行成本计算。
其中,关于充电时的损耗计算,有网友留言表示“怎么能算上充电桩的损耗?站算站的,车算车的,不要混为一谈 。”

而这也是常卫在本次演讲中主要提出的创新性观点:充电站与运输公司之间应建立更为紧密的共生关系。他认为:“不是说要将二者混为一谈,反而是要明确各自的成本核算,知晓车和站的内在联系的重要性。”
常卫进一步补充,充电站不应仅仅是独立的盈利实体,而应成为运输公司电动重卡运营链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深度合作,双方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成本共担,从而提高电动重卡的运营效率,降低电耗成本。这一观点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同,也为电动重卡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常卫指出,电动重卡与充电站的高效协同是推动新能源重卡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当前市场上存在的车站配合度不高、充电设施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正成为制约电动重卡普及与应用的主要瓶颈。
针对于此,他结合自身运营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合作模式,以期为解决电动重卡运营中的实际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一是联合投资模式。运输公司合作参与充电站运营。明确:运输公司单独面对市场运费收益和风险,充电站控制好电力成本和服务费,形成用多赚少总收益高的动态调价机制。
二是动态定价机制。波谷充电+电力交易收益分成。根据实际用电签订保底锚定电价合同,在合理的范围内和时间内形成反比服务费调价机制。以实际发生的充电量的中间值确定分档机制。
三是长期服务保障。经过长期稳定的业务绑定后,一方主营运输市场拓展,一方做好能源保障支持后的上下游产业链生态圈。充电站业务可以兼容运输公司的合作股权分利与风险合理分担机制,调动双方的核心利益一致的经济性,共同合作保障长期利益。

此外,常卫还结合其自营的充电站案例,提出了补能站的不同层级:简单的充电桩+变压器是基础站;储能+光伏是标准站;电网系统性的源网荷储与场站互动是调峰调频综合能源站。“而分步骤发展能源运营解决方案才是光储充换电站今后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