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由电车资源/绿色重卡主办的“2025第四届中国新能源重卡产业大会暨中国新能源重卡‘绿卡奖’颁奖盛典”圆满收官。来自全国新能源重卡产业生态链的百余家企业共同参会,探索行业发展新趋势,洞察行业发展新动态,分享成功案例和商业模式,助力新能源重卡行业发展。

宇通重卡凭借卓越的市场表现荣获中国新能源重卡“绿卡奖”2024年度总销量TOP奖。这一荣誉是对宇通重卡市场销量以及品牌实力的高度肯定,不仅彰显了宇通重卡的行业地位,更凸显了其以客户价值为核心的战略成效。

在本届大会上,宇通商用车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范晓严发表了《从“政策赛道”到“价值赛道”:新能源重卡的可持续突围》主题演讲。他指出,当下新能源重卡面临同质化低价竞争、技术突破慢等行业痛点,新能源商用车步入从政策驱动→客户价值驱动的发展攻坚期。宇通推出3.0 宇+智慧直服为用户保驾护航,聚焦客户投资本质,为用户实现收益最大化,持续推动行业健康长远发展。

新能源重卡现状的思考
新能源重卡从2021年至2030年,经过10年发展,行业渗透率预测将达50%。新能源重卡的发展前景看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需求失衡与技术同质化的双重困境。
范晓严指出,在新能源重卡运营集中在300公里以内的短倒运输领域,在短倒运输领域,新能源重卡的渗透率达42%。他认为,在大宗短倒运输领域,新能源重卡将是未来的标配。
在大宗短倒场景,主流客户的需求趋于一致,主机厂均已布局,但大宗复杂场景的差异化产品布局少,缺少专项开发费用投入。
中长途运输领域是新能源重卡的蓝海,长运距物流市场的新能源化价值高,对性能、轻量化的要求更高,但截至目前,渗透率<5%,面临着物流新场景解决方案少,推广难度大等问题。
在技术方面,现有的技术瓶颈制约新能源化发展。在车辆结构方面:动力电池采用后背方案,无法满足客户安全、轻量化需求;在运输上存在亏吨:轻量化水平不佳,亏吨1.5~2吨,客户期望油电同重。
为突破技术瓶颈,新技术不断出新,但未取得突破,如:电驱桥、高速电机、高密度电池、兆瓦快充等关键技术未突破,在实际应用中未形成协同开发的新能源生态链,新场景客户痛点未解决。
范晓严认为,新能源重卡面临着以下行业困局:
一 同质化低价竞争制约长期健康发展。行业聚焦通用产品,客户价值感知低;低价竞争,主机厂利润萎缩,投入新技术研发的资源不足。
二 技术突破慢,延缓卡车电动化进程。新场景的客户差异化需求,短期无解决方案,客户选择传统车替代,挤压新能源空间;新技术研发速度慢,场景电动化进程受阻,发展潜力上限低。

宇+智慧直服赋能客户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新能源重卡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新能源商用车步入发展攻坚期,由政策驱动→客户价值驱动阶段。
宇通为让客户价值最大化,通过高效化、定制化、高端化和全周期化服务,推动新能源重卡从“政策赛道”向“价值赛道”转变。
在高效化方面,宇通重卡通过技术创新,推出云翼技术和龙骨底盘,降低车辆自重,通过电池侧置,提升车辆安全性,通过领先七电+睿控E平台保障,提升车辆可靠性。同时,通过优化采购成本、能耗成本、维修/保养成本、人工及管理成本等方面,降低客户的总体拥有成本(TCO),提高客户的收益。

在定制化方面,宇通重卡为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针对不同工况和环境,提供全场景定制化解决方案。例如,针对山区、平原的不同用车场景,实施不同的动力系统匹配方案,并根据货箱高度、常用车速、坡长度和坡度等因素,提供个性化的动力校核方案,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定制化,助力客户轻松应对各种极端环境。

在高端化方面,宇通重卡以高可靠和长寿命为核心价值,依托集团国家级试验中心,搭建行业最严苛的零部件、系统、整车三级验证体系,并通过23万辆累计500亿公里运营数据,确保产品的高可靠性。启动15年150万公里整车长寿命项目,确保客户实现最大价值。

在全生命周期服务方面,宇通推进3.0版的宇⁺直服,全周期直服保障体系和全场景智能化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全程用车保障,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范晓严强调,宇通重卡持续推动行业健康长远发展,通过价值升维和技术跃升,实现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行业升级,实现从同质竞争到差异化竞争力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