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选择:中国新能源重卡以“TCO优势”开启规模化普及时代

高老桩新能源

2025-09-18

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中重型卡车市场表现强劲,整体行业产量同比增长8%,成功扭转了2024年的下滑态势。这一数据来自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移动)在“2025 Mobility Intelligence Dialogue”北京站活动中所分享的报告。当前,中国中重卡市场正依托内需回暖与出口扩张的双重动力,在政策的有力引导下,加速向新能源和全球化方向转型。

9dc32a9e7d2740e11ffdd8d258ef3145

01 政策持续加码,新能源转型步伐加快
宏观政策与行业政策共同发力,成为推动市场中重卡复苏与新能源化的关键力量。今年以来,财政部、商务部等多部门在延续2024年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汽车“以旧换新”的补贴力度。据公开信息,2025年用于货车报废更新的专项资金规模显著扩大,有效拉动了国三、国四老旧车辆的淘汰置换,推动了国六及新能源新车的购买意愿。

除政府层面的推动,中国重汽、一汽解放、东风柳汽乘龙、江淮重卡等主流企业也相继推出针对新能源卡车的企业补贴政策,形成“政企联动”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激活市场终端需求。

真实数据印证了政策的成效:2025年1-7月,国内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95868辆,同比大幅增长179%,呈现出政策与市场共振所带来的强劲势头。

此外,环保政策也明确提出,在2025年底前,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需完成厂内运输车辆的新能源或国六替代。这使得钢厂、港口、矿区等封闭场景,成为新能源重卡推广的先行示范区。这些举措不仅直接拉动了当前需求,也为新能源中重卡的替代路径规划出清晰的时间表和市场空间。

ea4dbf6c2c8b7d84e5f53ece0c40a584

02 经济性优势凸显,多元场景加速应用
在政策驱动之外,新能源中重卡的生命力更来自于不断提升的经济性与适用性。根据S&P报告,纯电动、燃料电池及插电混动中重卡的零售销量从2019年几乎为零,已快速攀升至2024年的规模级水平,2025年上半年仍维持高速增长。

92a428788178a72e5426ca7cfb941b1a

核心驱动力来自于全生命周期成本(TCO)的优化。随着电池技术迭代和油价持续高位,纯电重卡在固定线路、港口、矿山和钢厂等场景中已展现出显著经济性。例如:

  • 某港口企业使用的纯电动牵引车,每公里电耗约1.8-2.0度,能源成本仅1.26-1.4元/公里,较同类型柴油车(约2.63元/公里)每公里节省1.2元以上。以年运营10万公里计,仅能源费即可节省超过12万元。

  • 在内蒙古某矿区,电动宽体自卸车单趟电费约10元,相比柴油车45元,单趟节省35元。按每日20趟运营,年节省费用超20万元。

电动车辆在维护成本方面也普遍低于柴油车,进一步强化其全周期经济性。这些实际运营案例表明,新能源重卡已逐步从政策驱动的“可选方案”转变为市场主动选择的“必然路径”。

结语:驶向新能源与全球化的新未来
中国中重卡市场的本轮复苏,并非短暂周期波动,而是一场由政策、市场与企业战略共同推动的产业深度变革。尽管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购车成本优化及全球贸易环境等方面仍存挑战,但清晰的替代路径、成熟的商业模式和不断增强的产品竞争力,已为行业绘制出明确的发展蓝图——一个以新能源和智能化为核心的未来图景正在展开。中国中重卡不仅在国内实现绿色升级,更在全球市场彰显“中国智造”的强大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