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重卡渗透率三年内能否突破50%?四季度市场是否迎来新一轮增长?行业生态将如何演变?
9月22日,方得网在长沙独家专访三一重卡董事长梁林河,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作为行业领军者,梁林河对新能源重卡发展趋势判断明确,观点鲜明:“最迟2028年,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必将超过50%。”
2028年渗透率将超50%,市场驱动成主因
“到2027年,最晚2028年,新能源重卡渗透率一定会突破50%。”梁林河语气笃定。他强调,推动渗透率快速提升的核心动力,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关键在于“物流定价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梁林河指出,当前市场更青睐400–500度电的电动重卡车型,续航约两百多公里,非常契合倒短运输场景。用户认知也发生显著转变:“过去我们主动推荐电车试跑,如今客户已能自主选择运营成本更低的电车,并清楚什么配置最适合自己。”
这一变化背后,是运价体系的重构。他举例称,在湖南等地,电动重卡渗透率已超70%,“如果你不开电动车,用油车基本无法参与竞争。”物流运价正逐步以电车运营成本为基准,油车逐渐失去竞争力。
除短倒运输外,长途干线正成为电动化的新突破点。梁林河透露,800度电以上车型已进入研发和量产准备阶段,目前正进行实际运营验证。三一已推出636度电的4×2电动车型,计划进军欧洲,“目前国内尚无同类公告产品。”
他预测,随着快递快运企业开始试用电车,一旦长途运营成本优势得到验证,电动化进程将迅速推进。“中短途场景的电动化率已远超50%,下一步关键是突破500公里以上的长途市场。”
四季度将迎政策窗口期,产销预计“非常火爆”
对于四季度市场,梁林河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国四车淘汰补贴和2026年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调整,将推动部分需求提前释放,带动四季度产销走强。
面对市场高峰,三一已在产能、渠道、服务等方面全面布局。直销团队从去年200多人扩大至近400人,服务人员也增至300多人。梁林河透露,四季度销量目标为1万至1.1万台,“我们坚持稳健策略,不压货、不提前上牌,完全依靠真实订单。”
在供应链方面,三一已与核心零部件企业协同备战,确保电池、电控、电机等关键部件供应。“新能源零部件产能是瓶颈,而传统部件如车架则相对充足。”
针对明年购置税政策可能调整,他认为对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影响有限”:“即便电动车成本增加1.5万元,回本周期仅延长3–5个月,运营成本优势依然显著,不会改变用户选择。”
行业生态重构:技术路线互补、服务模式升级、物流结构转型
新能源重卡渗透率提升,正深刻改变重卡行业生态。
梁林河表示,当前国内重卡行业以国企和央企为主导,民营企业更需注重“健康生存”。“我们不盲目追求份额,而是追求有质量的增长。”他强调,三一将持续强化“研发+服务”双轮驱动的核心优势。
在技术路线上,电驱桥与中央驱动并非替代关系,而是场景互补。“电驱桥适合高速路况,电池平铺底盘,空间利用率高、能量回收强;中央驱动通过性更好,适用于矿区、工地等复杂路况。”他特别提到三一自主研发的双电机电驱桥系统,“额定功率450千瓦,能满足4×2车型在高速场景下的动力需求,属行业独有。”
服务模式上,“全包服务”正成为趋势。“尤其对快递快运等大客户,他们更希望运营成本可控,服务打包、融资租赁等模式将越来越普及。”这与三一在工程机械领域积累的“全包服务”经验高度契合。
此外,梁林河指出,新能源重卡普及正推动物流行业结构转型。“未来散户将逐步减少,大型实体物流公司成为主流。”他举例,湖南已有物流企业在三年内将300台燃油车全部替换为电车,“原散户司机转型为企业员工,享有社保、固定工资,工作条件改善,不再是过去的‘苦力车夫’。”
他判断,随着大车队实体化趋势加强,行业将迈向更规范、更高效的发展阶段。
结语
从倒短运输全面电动化,到长途干线逐步渗透;从“电车定价”模式的形成,到物流行业结构的深层变革——新能源重卡正以超预期速度,重塑重卡市场生态。
梁林河的判断清晰而坚定:2028年,50%的渗透率不是终点,而是全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