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新能源重卡的应用普及,助力我市清洁运输工作高效开展,8月14日,济宁市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污染防治攻坚)专班组织召开全市新能源重卡保险业务座谈会。济宁金融监管分局、市保险协会以及中国人保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指出,在全市共同努力下,我市清洁运输工作成效显著。2025年1月至7月,全市重点行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达到62.22%,较一季度提升8.31%。截至2025年7月底,今年全市新增电动重卡742辆,环比增长26.95%,同比增长598.64%。以等量替代国五重型柴油货车计算,预计年度可减排一氧化碳(CO)122.43吨、碳氢化合物(HC)7.18吨、氮氧化物(NOx)262.72吨、颗粒物(PM)3.17吨,合计年减排量达395.5吨。
会议同时强调,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保险协同机制仍不完善,出现车主与保险公司“双亏”局面,已成为新能源重卡进一步推广的主要制约。具体表现为:新能源汽车因维修成本高、服务网络不健全、出险率较高等原因,导致保费偏高、续保困难。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新能源新车保费较燃油车高出约10%,且出险率上升致使保费连年上涨。与此同时,保险公司面临高赔付压力,新能源车险业务普遍亏损,部分高风险车型需保费上浮50%方能覆盖成本。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达57亿元,赔付率超过100%的车系有137个。
为此,会议明确要求金融监管机构应充分发挥新能源车险在损失补偿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功能,推动保险费率定价更精准、更科学。鼓励组织有承保意向的保险机构共同商议,确定新能源重卡车险折扣系数标准,持续扩大保险覆盖能力,努力为用户提供优质、优惠的保险服务,全面支持新能源重卡的推广应用。